8小说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 其他小说 > 崇祯重振大明 > 第276章 大同之世和小康之世

第276章 大同之世和小康之世(1 / 1)
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好书推荐: 东晋:我的权臣父亲 民国江湖二十年 全职法师之虚空盗窃手套 静谧双眼 恋综:从结婚开始 神职奶爸 大明:我才是皇太孙 重生从北影课堂开始 海贼世界的一刀超人 轮回塔:别人求生我刷分

感谢各位支持:8小说网 本站第一时间更新(崇祯重振大明) 欢迎各位书友收藏+转发,好记的网址:https://www.8xsw.com

朱由检询问大同和小康的表明,本以为很多人都能说出来。没想到这个问题提出后,群臣却陷入沉默。 显然他不知道,大同、小康的说法之所以在后世广为流传,是经过康有为极力鼓吹、对其重新定义的。 放到现在,大同这个说法,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―― 因为“天下为公”这四个字,被郑玄、孔颖达等人表明为禅让制。大明的科举教材、陈《礼记集说》,同样如此表明。 这么要命的说法,怎么有臣子敢在皇帝面前提起? 所以朱由检提出这个问题后,群臣一阵沉默。 过了好一会儿,才由刘宗周道: “宋儒李清臣言:大道与三代之治,其语尤杂而不伦。似有老庄之说。” “而且大同之说,无君臣父子之伦,和小康之说相矛盾。或有伪作之嫌。” 这个说法,是想略掉大同、只讲小康,避免禅让制这个要命的问题。 事实上,礼运这篇文章,大部分内容讲的也是小康之礼。对大同的表明,只有开篇那段话。 然而正是那段话,让礼运篇陷入尴尬境地,不但前后有矛盾,而且犯了皇帝的忌讳。 所以宋朝之后,儒家基本是无视礼运篇,而是把《礼记》的大学和中庸二篇单独拿出来,和《论语》《孟子》组成四书。 就连刘宗周,向皇帝讲解礼运篇时,讲的也是礼的运转,而非大同小康。 朱由检根本不知道这些,听到刘宗周的表明,才清楚所谓的大同,没有君臣父子之伦。对于君主来说,这是要命的问题。 不把这个问题办理,就没有人敢议论礼运篇。 所以他必须颠覆禅让制这个表明,把天下为公表明为公有制。所以他询问道: “公是什么意思,前人有表明吗?” 刘宗周道: “郑玄注:公,犹共也。” 朱由检很是满意,说道: “既然如此,天下为公,就是指天下共有。” “例如井田制,土地归国家所有,就是天下所有人共有,而非私人所有。” “其产出收益,由天子代表天下人授权朝廷分配,用于天下万民,此为天下为公之意也。” “天下为公,说的是公有制,而非前人曲解的禅让制。” 这个表明,和之前的大儒表明不一样,但是群臣不能不接受。 因为他们总不能在皇帝面前说:天下为公就是禅让制,陛下要致力于大同,就该把皇位禅让给贤人。 但是禅让制的实践,早已被王莽等人证明失败了。如果还有人坚持这么说,可以肯定全天下人都反对。甚至礼运这篇文章,都会被皇帝封禁。 所以,群臣捏着鼻子认同:天下为公就是指公有制。 为了加强这个说法,朱由检又表明道: “天子代天执掌天下,这个天不但是指上天,还是指天下人。” “然后‘选贤与能,讲疑修睦’,治理整个天下。” “刘师长教师的《致君尧舜疏》,也劝朕‘舍己以用天下之贤’。” “此为至理名言,朕受教而行!”

群臣听闻此言,顿时齐声称赞,为皇帝纳谏而欣喜。 更别说皇帝现在用的是他们,所谓‘用天下之贤’,不就是任用他们吗? 这个说法,让他们怎么不满意。 所以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选贤与能,讲疑修睦”这句话,按皇帝的表明,就成了“大道实行的时代,天下是公有的。天子选取贤能的人治理天下,讲究疑用,谋求和睦。” 这样勉强能表明通,而且避免了禅让制这个敏感问题。 不过,大同和小康的矛盾,还是是礼运篇绕不过的问题。尤其是皇帝提出天下为公是公有制后,这个问题更严重了。 宋儒李清臣就认为,以天下为公、不独亲其亲、不独子其子为大同,以各亲其亲、各子其子为薄俗,实在太不好了,这是要让人们没有家庭、没有父子之伦啊。 朱由检要讲大同,就必须纠正这种说法,和后世破除某个谣言是一样的。 所以他表明道: “‘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’的前提是‘亲其亲,子其子’。” “所以这句话并不是说大同之世就要衰败家庭,完全实行公有。” “它的寄义,和《孟子》的‘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’,意思是一样的。” “都是说大同之众人们的道德境界极高,不但爱惜自己的亲人子女,还爱惜其他人的亲人子女。” “这样才能和后面的‘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少,矜寡、孤独、废疾者皆有所养;男有分,女有归’对应。” 这个表明更通顺,群臣都很认同。毕竟他们都不愿启认,大同之世要衰败家庭。 刘宗周道: “横渠师长教师张载说:既曰不独亲亲、子子,则固先亲其亲、子其子矣。” “陛下所言,和张子相同。” 这让朱由检的说法,更加得到认同。 然后大同之世有没有礼的问题,自然也得到表明了。 之前的儒者认为大同和小康矛盾,就是因为小康之世是讲礼的,大同之世则没有君臣父子之礼。 如今按皇帝的表明,大同之世同样有君臣父子之伦,只是要求极高,需要人们有很高的道德境界而已。 这就办理了礼运篇的根本矛盾,把大同和小康联系起来。 朱由检最后总结道: “小康之世,礼是必须的。这样是为了避免有人侵害他人、对坏人施加惩戒。” “但是随着人们道德境界的提高,有些礼法,渐渐就不需要了。因为人们都自觉地在遵守,不需要明文强调。” “这样明文的礼法越来越少,直到天下大同,礼又归于天地。” “那时就没有礼法了吗?” “不是的,只是不需要明文强调而已。” “君臣父子之伦,在那时是人人自觉遵守的。” “就像孔子所说的‘从心所欲,不矩’,人们能随心所欲地行事,却又不越出规矩。” “当全天下的人,都达到孔子七十岁的境界时,就能进入大同之世了!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[简体版]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新书推荐: 足球:从05世青赛开始 火影:带领宇智波建立海军本部 修仙:我以水法证长生 亮剑:从加载猎人面板开始 洪荒:鲲鹏! 保守派的我,怒斥嬴政太保守 年代:从1978开始的文豪崛起 人在美综,神医凶猛 红楼好日子 子孙后辈助我长生